什麼是迴避型依戀?追溯「依附理論」的前世今身
「迴避型依戀」( Avoidant attachment )出自心理學對依附理論( attachment theory )的發展,並廣為應用至成年親密關係的研究中(因此也有人使用「迴避型依附」)。
依附理論的早期版本主張:由於幼兒缺乏獨自謀生的能力,因此每個人在幼兒時期,會由和主要照顧者(依附對象)的互動中,形塑出一套依附傾向。當主要照顧者對我們的需求提供穩定的支持時,我們便會獲得安全感,建立起對他人的信心、肯定自己的價值,形成正向的安全型依附。
反之,若我們需要以更激烈的方式喚來依附對象,或是無論我們怎麼嘗試都得不到回應,我們便容易產生焦慮型與迴避型等兩種不同的依附傾向。
迴避型依戀的 2 項人格特質:低焦慮、高逃避
迴避型依戀的特質:低焦慮
擁有迴避型依戀傾向的人,兒時可能經歷無論如何也喚不得依附對象的注意,因此他們更傾向於不相信他人,內心深處銘記「他人不可信,我只能靠自己」。儘管獨立在感情中未必是壞事,但「凡事靠自己」的習慣,卻也比較容易排斥或畏懼與人進行情感上的交流。
迴避型依戀的特質:高逃避
當感情碰到問題時,比起能夠把事情與自我評價區隔開來的安全型依戀,迴避型依戀更傾向於以迴避取代溝通。若對方試圖拉近與自己的距離,則更容易感到「不自在」,因此也更常被認為是無法回應伴侶的情緒、甚至冷漠的類型。
迴避型依戀的特質:並非天生人格,而是可以改變的行為傾向
值得注意的是,根據科普網站《泛科學》作者貓心關於依附理論的系列文章表示:在晚近的研究中,研究者多不再以「人格」、「類別」去描述人的依戀狀態,而更多採取「程度」、「傾向」等去設計依附理論的相關實驗。
此外,該文提到童年的依附傾向,也非百分之百等同於成年親密關係中的依戀傾向。童年經歷造就迴避型依附的人,成年後依然有機會改善甚至改變自己——如果以上這些也是你的煩惱,那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該如何改變吧!
迴避型依戀怎麼辦?4 步驟改善戀愛生活
根據《泛科學》作者貓心的科普:在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傾向後,我們可以學習安全型依戀的行為,透過行動逐漸改變過往對自己慣常的看法。以下本文將介紹四種改善迴避型依戀傾向的戀愛生活方式,分別為「適度地坦露自己與回應對方」、「珍惜交流並把握成長機會」、「爭執時先反思是什麼讓自己不想示弱」、「透過表達感激增加自己對情感付出的自信」。
迴避型依戀怎麼辦?步驟 1:適度地坦露自己與回應對方
對於具有迴避型依戀傾向的人而言,揭露自己的秘密或負面消息容易會讓自己顯得「脆弱」;然而,適度向他人分享自己的秘密或脆弱,並且在過程中練習回應對方的秘密與情緒,是建立起人與人之間緊密連結的重要步驟。
迴避型依戀怎麼辦?步驟 2:珍惜每一次交流,把握成長的機會
沒有人生來就是完美的戀人。在一段感情中,比起畏懼衝突而維持表面的平靜,更重要的是能否透過每一次的溝通,讓彼此更懂得體察對方需求,也讓自己成為能被放心袒露的伴侶。
迴避型依戀怎麼辦?步驟 3:爭執時先了解是什麼讓自己不想示弱的原因
坦承自己的錯誤,並不等同於承認自己因此就此不值得被愛,或是世界上再也沒有人能接納自己。請記得「自尊心並不需要以完美的表現為條件」,即便是犯錯的自己,依然有人能看見我們的好。當我們先停止貶低自己,我們便可能為對方的受傷,進行真誠的彌補。
迴避型依戀怎麼辦?步驟 4:表達感激
嘗試多對伴侶表達感激,並不會讓你顯得無能給予,反而證明自己有愛的能力。如此不僅不會讓自己顯得委屈,還能進一步意識到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價值,增加對他人的信任度,也是改變自己「不擅於表達情感」的好開始!
獨處的能力,永遠是你的底氣:一本陪你擁有自己的雜誌
《own 一個人生活》是一本以「獨處」為核心理念的生活雜誌,我們關注年輕世代一個人獨處的需求,期待用安定溫暖的力量,陪伴每個人學習獨處、擁有享受獨處的方式。
從小養成的依附模式,並非一朝一夕可以改變。在學著與他人建立穩定關係的同時,將一個人的日子過好,會是我們最堅實的後盾。關於獨處,我們也想邀請你一同練習,在人生的路上,學著更好地擁有自己。
更多屬於一個人的精選內容,皆收錄於《own 一個人生活》雜誌!
發佈日期:2024/6/25 核稿編輯:品文
延伸閱讀:
Comments